所有栏目
1142

风机润滑之粘度和稠度的区别

2015/12/17

作者:张巍 (Petrolube 派通中国)


  之前我们已经讨论过何为油品的运动粘度和粘温指数了,这次来聊一聊粘度和稠度的区别。经常遇到一些客户把稠度和粘度统称为粘稠度混为一谈,有一定的理解误区,这里先澄清一下。

  首先不论是润滑油还是润滑脂都有运动粘度的指标,润滑油的运动粘度指标之前的文章已经深入分析过了,这里着重说一下润滑脂(即油脂)的运动粘度指标,众所周知的是油脂主要是由基础油(矿物,半合成或者全合成基础油三大类)调和一定比例的增稠剂(金属皂基, 如锂基和钙基等,非金属皂基,如膨润土,灰土,脲基等)再配上少量其它添加剂(如 EP 极压剂,AW 抗磨剂,AO 抗氧化剂,LTEA 低温增进剂和 CSA 共溶剂等)构成。其中基础 油占油脂的比例至少超过 80%,增稠剂只占10%~15%左右,剩下 5%~10%是其它所有添 加剂。 由此构成可见,油脂中的最主要的成份其实是基础油,而油类的最重要指标就是运 动粘度,因为运动粘度既决定了这款油脂在摩擦副刚启动及稳定运动状态下保护摩擦表面的 油膜强度和粘附性,也决定了油膜在摩擦副主要运动状态下对于细小空间的渗透性和润滑性, 所以油脂的基础油运动粘度直接决定了这款油脂对于摩擦副表面在绝大部分时间里(也就是 液体动压润滑状态下,主要包括摩擦副刚启动及在额定工作负荷下的稳定运转状态)的润滑 保护效果。而稠度主要是指油脂整体的浓稠状态及软硬度的指标,按照 NLGI(美国润滑脂 协会)的稠度级别分为 9 个级别,根据对应的 25℃时油脂的锥入度读数区间分别定为 000#~6#油脂。所以会常遇到一些老师傅会说要加 2#黄油,这个 2#就是指的油脂的稠度(有 时候也被人俗称油脂的“硬度”)。稠度其实无关乎油脂的直接润滑效果,却关乎油脂在某个 摩擦副区域内的保持性,油脂稠度高,相对来说更适合用在一些不完全密封或密封不那么好 的应用点中,以防止油脂还未发挥作用就已经流失的问题发生。总的来说有以下 5 点关于 油脂稠度的小贴士供各位选则油脂时参考:

  1.油脂稠度越高,其在使用前固体状态越稳定,油脂稠度低,油脂越偏向于半流体状态,所以选择何种稠度的油脂与使用该油脂的应用点的密封性及空间大小均有关,密封性越好的应用点更适合使用稠度低的油脂甚至直接使用润滑油而不是润滑脂,这样润滑效率更高;

  2.油脂稠度的高低与油脂基础油运动粘度的大小无关,稠度高的油脂只是比稠度低的油脂在起润滑作用前(比如在油桶里观察时)看上去更稠更硬,但是不代表其使用时基础油的运动粘度就一定高于稠度低的润滑脂,也就是说抽度高的油脂在使用时其油膜强度及粘附性就一定高于稠度低的油脂,因为油膜强度及粘附性与稠度无关,但与基础油运动粘度有关。所以不要误以为选用油桶里看上去比较稠的油脂,它油膜的润滑抗磨效果就一定好于看上去比较稀的油脂,因为要确定其基础油运动粘度后才能判定;

  3.同温工况下,稠度高的油脂在加注时比稠度低的油脂需要更大的泵送压力;

  4.不论稠度高低,油脂储存在油桶里一段时间后都会有一定的基础油淅出,油脂的技术参数表中一般会列出它的正常淅油百分比,俗称淅油率。而大部分情况下,稠度越高的油脂其淅油率反而会高于稠度低的油脂,这都是正常的,只要油脂未使用时,其淅油率不 高于 3%,一般来说这款油脂的状态还是比较稳定的,但用无妨。但是如果储存时其淅 油率就很高,说明其保持性不佳,一般来说我们都不建议继续使用这款产品,除非应用 点可以使用润滑油润滑(即稀油润滑方式),不是必须使用润滑脂润滑(即干油润滑方 式);

  5.通常来说,润滑点的负荷大,转速低,建议使用基础油运动粘度较高的油脂(但不一定是稠度越高的油脂),同理,负荷轻,转速高的应用点,建议使用基础油运动粘度较低的油脂(但不一定是稠度较低的油脂);

  总之:很多时候人们会把油脂的稠度和粘度这两个概念混淆,其实,粘度是真正关乎油膜在摩擦副中起多大作用的关键指标,而稠度是真正关乎油脂在应用点起到实际作用前不流失的关键指标,这是两个完全不相关却又同样重要,易被混淆的指标。当然如果润滑点能采用稀油润滑方式,请不要采用干油润滑方式,因为稀油润滑方式的单位成本低,润滑效率也更高。

相关信息